第811章 东出虎牢关,光复全大汉(1/2)

章武五年,正月二十。

上元郊祀已经过去五天,但回京述职的众多高级将领还留在雒阳,一时尚未各回防区。

自从刘备称帝至今,四年半过去了,中间还真没有再遇到过这样的盛况。李素、关羽、张飞、赵云、马超、诸葛亮、高顺、徐晃、太史慈,全部齐聚国都,共商国是。

反正众将回京的时候,也都是做了妥善安排的。寒冬未尽,曹操也不可能找死反而发动进攻。中原险要地利也尽在刘备之手,封住各处关隘,曹军就算猝然发难也翻腾不起浪。

刘备趁着这难得的机会,把今年讨伐曹操的分兵战略部署、出兵时机先后,大致安排了个明白。当然到了具体作战的时候,肯定还会给各方将领一定的自主随机应变权限。

整个决策的过程,刘备也是颇感思维再次得到刷新。

虽然他自忖已经是一个征战了十七年的知兵老手,但对于这种几十万大军级别的分进合击,刘备还是稍稍有点陌生的。

至少他觉得,如果全部细节让他来调度,肯定会对各路部队的分配,有较大的随意性、拍脑门决策。那样,就很容易出现大军脱节、补给不畅的乱象。

而李素和诸葛亮则是很严谨,始终坚持按照各路的人口和物资战争潜力、调度难易,来斟酌损益各路兵力配比,确保部队的保障。

最后,由丞相李素提供核算指导思想、经过诸葛亮这个司隶校尉兼兵部尚书具体经手核算的分兵方案,总算是出炉了。

这段时间里,李素和诸葛亮也是难得加班,住在原先的南宫故址内。那地方在刘备正式迁都后,已经改为三公、尚书令、侍中和九部的署衙。

完成后,诸葛亮第一时间当面向刘备汇报:“陛下,经过丞相指导、臣数日核算,最终的分兵计划如下,请陛下圣裁。

荆州军出兵20万,四月初完成全部调度,把荆、益二州调集的作战物资,全部运到昆阳、定陵、叶县三处出击阵地。然后四月中旬全面出击,对郾城、许昌等地发动攻势,稳扎稳打,寻求曹贼主力决战。

其余各路总计也出兵20万,分配如下:

幽州出兵4万,全以骑兵为主,渡易水威胁渤海、河间、清河、巨鹿。

并州出兵3万,由壶关陉、常山郡包夹邺城。

司隶出兵6万,河内兵沿黄河水路而下,攻黎阳,由南侧往北包夹邺城;雒阳兵出虎牢关,经酸枣攻陈留。

扬州出兵8万,再分为东西两路;东路由京口北渡长江、经瓜州渡入邗沟,攻广陵;西路由芜湖北渡长江、经濡须口入巢湖,攻合肥。

其中,幽州、并州因贫瘠无积储,军粮周转困难,可以暂缓出兵,尤其幽州军均为骑兵,远征靡费巨大,可待七月间、即将秋收之时再渡易水。

如此则能让骑兵主力战前先在上谷草原多养精蓄锐数月、减少物资消耗。一旦开战后,也不必攻打坚城,只要袭扰寻求野战,因粮于敌,以渤海等地的敌军秋粮供给我军。

司隶、扬州的兵马,可以比幽并之兵稍早一些出击,但也应当明显晚于荆州军,这样才有充分的时间差供荆州军先寻求曹军主力决战、引诱曹军集结主力至豫州,如此曹军其余各线防区才会愈发空虚。

臣与丞相细细核算之后,认为扬州军五月上旬出兵为宜,南方炎热,这样也好避免刚开战就陷入酷暑。司隶军则可以等到五月下旬。”

诸葛亮陈述的这番计划,不得不说安排得非常宏阔。

四十万大军,南北相距最远超过一千六百里,出兵时间差前后最多相差三个月。

而且是堂堂之兵,也不靠什么奇谋妙术了,反正优势很明显,稳扎稳打,以正道用兵即可。

刘备对规模和时机的部署没什么要问的,只是补充问道:“数十万大军,前后出兵可能相隔两三月,先后袭扰曹操治下三州,以中原之辽阔,这战事一年之内肯定结束不了。

既如此,进攻冀州、豫州、淮南的各路大军,预计哪一路能先取得突破?朝廷预备的后续援军,当以驰援何处为主?”

刘备的问题很关键。毕竟参谋部做进攻计划,除了每一路分多少人、进攻目标是什么之外,剩下最重要的问题就是预估一个进度。

仗一打起来,瞬息万变,这个进度未必做得到,但不能没有。否则那么大的局,就容易主次不分。

哪怕你跟巴巴罗萨那样,拍脑门估一个“X月解决USSR问题”,也好过不估时间。

诸葛亮经过李素多年的训练点拨,已经算是当世谋士当中,最擅长定量分析问题的了。对于这个问题,他也已有测算:

“陛下,中原广大,灭曹之战,除非是寻找到曹军主力决战、并予以歼灭,随后直扑鄄城,达成擒获伪帝、或者是击毙曹操本人的殊勋。否则,确实不可能在一年内结束战斗。

只要曹操不死,战争至少持续两年,甚至有可能拖进第三年。因此我军的计划确实是有分阶段和主次的,会优先在今年确保拿下冀州或者淮南,具体是哪儿,需要看对应计策部署是否奏效。

在荆州军对豫进攻未能歼灭曹操本部的情况下,第二阶段的进攻会先由扬州军发动。届时,扬州军可同时散布谣言,离间庐江太守朱治、还有挂名的伪扬州牧孙权与曹操的关系。

诈称孙权怯懦软弱,图谋投降朝廷以全性命、家族,若曹军果然中计,惧怕孙权朱治首鼠两端,将预备兵力投入到淮南、巩固江防。

则我军第三波进攻的幽、并之军,可趁敌军兵力衰竭之机,由剽掠牵制转为主攻,争取攻城攻心并用,平定河北。

幽、并出击的部队虽然只有7万,但只要曹军嫡系部队在河北足够空虚、我军再充分利用袁绍旧部和冀州世家被曹操残害的怨气,策反一部分人,应该有机会全取冀州。

另一方面,如若前述栽赃孙权与我军接洽的计谋没有奏效,曹操用人不疑,或者觉得他派驻在淮南的将领能完全控制住孙权,故而不往淮南添兵,那我军就坚持以扬州军为主攻,争取今年之内全取淮南地。

再往后的战事发展,变数太多,实非战前谋划所能推演逆料。不过臣以为,以中原之一马平川、无险可守,冀、豫、徐必然是我军能在第一年乃至第二年上半年就解决的目标。

如果战事真能拖到第二年下半年,甚至第三年年初,最后多半也就是在兖州部分地区,乃至青州坚持抵抗。兖州东南与青州大部,有泰山、蒙山之险,算是中原最后的险要。

此章加到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