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九章 皇帝出宫(1/2)

第八百一十九章 皇帝出宫

这都是什么事儿啊,你说皇爷放着他京城舒适的生活他不干,为什么非要跑到任丘县这个小地方来受罪啊。

他老人家莫非不知道,这君主一旦出行,地方上就得兴师动众吗?

地方上不兴师动众,一来显得对君主的不够尊敬,二来万一出现什么岔子,谁来负责?

就凭县老爷那跟破脑袋,够砍几回的?

若是兴师动众,凭借地方上的财政,又能支撑几回?

莫要看吴小官人,只是个片警,但是也读过书,知晓一些大道理,知道正德皇帝当初爱出宫的故事。

知道这不是好事儿。

可是徐梁身为开国之君,臣子还不敢对他过分的表达情绪,他要出宫,臣子就只能由着他。

这可辛苦了敬业的地方官。

当然,吴小官人看来,真的辛苦的是他们这些小片警,他已经许久没合眼了,就算是合上眼睛,也是猛将陛下被人刺杀的情景。

此时他正在巡逻,头上隐隐冒着热气。

职责所在,他虽然走得匆忙,却不忘记与沿途的百姓打招呼。

没办法,陛下似乎对着警察的职责很清楚,经常发文警示他们这些小吏,让他们做好警民一家亲的工作。

众人知道他现在有事,故意叫得越发热情,好像恨不得将他拉住好好说会子话。让吴官人脚下更快,几乎有些手足无措了。

他一路跑到城外,远远就喊道:“巧儿姐,最近没有生人来吧?”

“怎地没有?皇爷一到任丘就全是生人啊。”巧儿姐的茶棚里宾客满座,却都无心喝茶。

吴官人只扫了一眼,就发现这些茶客里有东厂、锦衣卫、县里警察、当兵的诸色人等,这才松了口气,道:“好,我还要去巡视别处,若有可疑人物,定要报我知道。”说罢抬腿就走。

巧儿姐看着满头大汗跑开的吴官人,又回头看了一眼自己茶肆里的嘉宾云集,心中暗道:真要有什么可以人物,哪里轮得到我去报他,恐怕早就被这些人抓了去。也罢,反正他们也不会走,正好帮我看着店里,我好去见见皇爷的风采。

巧儿姐瞅了个最近几日天天都来的客人,知道他是县里的警察。因为是本地人,总比其他外来的好说话些。她上前添了茶,道:“客官,劳动您且帮着照看一下,我回去照看一下家里,马上回来。”

那装扮成客人官人只好点了点头,道:“嫂子要快些回来,等会儿我们可就要走了。”

“我省得。”巧儿姐手脚麻利,说走就走。

等巧儿姐回到庄子上,早就里三层外三层,连墙头都站满了人,根本挤不进去。

眼下正当冬日农闲时候,附近好几个庄子的村民都赶来看下凡的紫薇帝君,若不是新二师组成人墙,徐梁恐怕已经被人群淹没了。

徐敬业亲自上阵跟邵一峰带领的卫队一起护住徐梁,还派了火铳手上墙,架起斑鸠脚铳,准备应对突发事件。

任丘知县此刻也在场,早已经吓得整个人发蔫,生怕有个意外,惊吓了皇帝。此刻他才知道,什么与民同乐都是上头拍脑袋,下面吓死人的苦差。早知道皇帝选在这里,就算要饭也得给这儿的申明亭做堵围墙啊!

他知道有些地方只是选一处屋子,然后挂上“申明亭”的匾额。那时候还颇不以为然:连亭子都没有,叫什么“申明亭”?可是现在就领悟人家的高妙了,防的就是这等情形。

徐梁其实也是随机选定,因为这里距离县城不远,附近村落市镇老人前来并不吃力,而且这庄子多有贩茶卖水之家,紧邻官道,也的确适合借用。

得了皇帝召见的圣旨,任丘县立刻行动,将登记在册的老人统统请到了这处名不见经传的马家庄里。

马家庄据说曾是成化进士马文的庄子,不过马姓却不是任丘的大姓,马氏宗族在任丘的影响力也并不大,可见一个宗族的兴起只靠一个进士还是不够。

此刻围坐在徐梁身边的老人都是任丘大族的族长。

从永乐年间起,陆续有八姓人家迁徙至任丘,二百余年生息下来,成了此间大族,正是边、李、刘、高、郭、舒、闵、谢。这八姓大族未必出了多少进士,只是胜在举人出得多,一直在当地保持着足够的影响力。

国变之后,河间府沦为沦陷区,这八族沦为难民,家产被掠夺,但影响力却仍旧还在。

在这核心的八族族长之外,还有其他家族的族长。请这些人倒也方便,因为有祠堂就有族长,认准了绝对没跑。而且位次也好排,只要看谁家的祠堂大,就知道这族人家的影响力了。

麻烦的是那些六十岁以上的乡中老人。他们往往地位有限,并不隶属于某个宗族。或是外来没有几代,根基尚浅。或是族中没有撑腰的宗亲,立不起祠堂。只是出于尊老敬老的传统,皇帝下乡的时候肯定要请他们出面。地方上宿老越多,越证明政治清和,官员也有面子。就跟后世领导喜欢看红领巾小朋友一个道理。

最外围才是各村的村老、农老,一直排到了亭子外围几圈。

在简单的寒暄之后,徐梁步入正题,人也变得严肃起来:“诸位老丈,地方府县是否照制安民休养,可曾骚扰乡里?”

在座老人纷纷摇手道:“任丘县与民休息,开仓济粮,兴修水利,劝农垦荒,更是清廉刚正,不贪百姓一分一厘,实乃天下数得着的好官啊。”

任丘知县听了,心中高兴,却脸红到了耳根。他真不觉得自己做了什么,只是一项项按照皇帝殿下的规划书去做罢了。

“任丘知县做得不错,诸位是否也该帮衬一番?”徐梁挤出一个微笑。

众族长一听,以为皇帝这是开口要钱,纷纷表态:只要国家有用,要人出人,要物出物,绝不吝惜。

此章加到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