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诗由心生(1/2)

看了那吟诗之人的神情,肖逸心中更是笃定,于是道:“换言之,苏兄是发现,现在的境地与自己过去的想象根本不一样。奋斗了人生三分之一的时间,得来的却非自己想要的,是以发出感叹。”

那吟诗之人大惊道:“你怎地知道?”一时间,过去历经的艰辛,以及今日所见所闻,一幕幕如浮光掠影,重新浮现在眼前。

他吟诗时,脑海中确有这等想法,可是为了怕对饮之人听出本意,影响未来仕途,就斟字酌句,故意做了隐藏。哪想到,面前之人竟如肚里蛔虫一般,还是将其看得通透。

所谓诗由心生,便是再多掩饰也是无用。

只听肖逸轻轻叹了一声,感同身受道:“过去,我等皆以为,为上者皆是勤政爱民、大公无私之辈。我辈不懈努力,目标就是成为这等人物,为天下苍生效一份力。可是,当我们真正达到了这等地步,才发现,这个世界完全不似我们想象的世界。在我们看来十分纯粹的理想,却充满着无限黑暗和诡诈。圣洁依靠肮脏之水来洗涤,正义需要阴谋诡计来维持。于是乎,我们不免感到迷茫,怀疑是自己错了,还是这个世界错了。”

那吟诗之人瞪着双眼,直听得呆了。但是从其激动的眼神中可以看出,肖逸每一句话都说进了其心坎里。

肖逸之言已有挑衅儒家统治之嫌,那富家公子岂能容忍,勃然大怒,就要发作。这时,却听那吟诗之人大叫道:“兄台真乃我知己也!”

那富家公子见状,心道:“这还得了?”当下拔出佩剑,喝一声,道:“拿下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贼子。”又转头向那吟诗之人问道:“苏兄,十年苦读不已,你当真要听信这贼子之言,毁了大好前程吗?”

那吟诗之人茫然道:“曾兄,在下只是心有感叹而已,并非生有二心。”

那富家公子道:“你认此人为知己,对圣人之学心生怀疑,就是大不敬之罪。心中不敬,如何还能做儒家弟子?你若迷途知返,与我一起拿下这贼子。我向父亲帮你求情,这三等男爵之位或许还能保得住。你若是执迷不悟,背离儒道,就休怪我不客气了。”

普通儒家弟子除了修习学问之外,也常修剑术,陶冶情操。在青州之地,但凡儒家弟子皆腰悬长穗佩剑。因佩剑做的华丽,儒家弟子又自恃身份,从来不与人动手,久而久之,世人常以为其佩剑只是装饰之用而已。

那富家公子见众壮丁围将上去,却根本近不了肖逸之身,知道遇到了高手,是以竭力拉拢那吟诗之人,以冀能合力将肖逸擒下。

那吟诗之人看看肖逸,又看看富家公子,一边是富贵前程,一边是赤子初心,选择哪一边,委实令人难以抉择。

这时,却听申亦柔气愤道:“好一个‘大不敬’!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孔夫子当年闻道时也曾有过困惑,人有困惑,方能不断求索,探求真知。这等野蛮之法,禁锢人性,强人所难,竟然也敢称儒道?”

申亦柔伤重体弱,因说话用力,说完这句话,不禁眼前发黑,身体摇晃,几欲摔倒。

肖逸见状,忙上前相扶。从围困中走出,丝毫不费力气。众壮丁见状,无不大惊失色,一时面面相觑,不敢轻举妄动。

申亦柔银牙轻咬,忽地神色一暗,悲痛道:“难怪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原来你们这些城主已变成了这等模样。常此下去,儒道何在?”

肖逸从未见申亦柔如此悲伤过,恐其动气加重伤势,忙道:“纵观天下,诸道皆是如此,非我等所能改变,亦柔又何必为之动气?”说着已将之抱起,准备离开。

此章加到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