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乱局(一)(1/2)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1644年2月23日,崇祯十七年正月十六日,李自成率大顺军主力,由潼关、蒲坂一线渡过黄河,进军山西蒲州。而在此之前六天,李自成的使者已经携带着牌碟来到京师,约大明于三月初十进行决战,明廷怒斩其使者。

虽然李自成的使者被斩,但其亲率大军二十万进军山西的消息却已轰传天下,大为紧张的崇祯几次三番催促各镇率兵赶至畿辅,分守各处,“以扼贼军”。不过局势到了这个时候,各地的军阀、文官们就大多开始以各种借口拖延观望了。

本地的登莱巡抚曾化龙倒还算忠心,接到消息的他第一时间就行书地方上的缙绅大族们,再三请他们捐资助饷,以招募兵士进京勤王。无奈地方上的这些大族们对君父的危难视而不见,他们只愿享受国家给他们的好处,却不愿承担哪怕一点义务,因此曾化龙的提议自然是无疾而终。而他在瞅了瞅登州城内不多的数百名士兵后,担心引发兵乱的他也叹息着暂时打消了某些念头。

3月5日,就在清廷致书“西据明地之诸帅”,约“并取中原”的时候,在纷纷扬扬的细小春雪中,几艘船只缓缓驶进了刚刚解冻没多久的山东烟台港。由于冬季普降大雪,因此烟台港仍然只有一些木质码头能使用,至于第一座永固栈桥,目前还正在紧张修造中。

其实,现在烟台要塞内的劳动力并不缺乏。在分两批运走五千人后,去年底今年初。又有无数流民冒着冬季的严寒进入要塞内乞食。流民们的数量在12月中旬前后达到了高峰。那时候几乎每天都有两百多人进入营地内。此后人数虽略有下降。但每日仍维持着七八十左右的规模。这些人加上11月份时攻打缙绅庄子时虏获的家奴和佃农,使得烟台要塞内的人口一下子暴增至万人以上,其中明国流民约有九千人。

这样大的人口数量已经极大地超过了烟台要塞的容纳极限,不得已之下,莫茗紧急下令士兵们组织这些流民取用库页岛运送过来的木材给自己搭建小屋。本来冬季降雪颇多的烟台地区是不适于进行各类建设的,不过此时也顾不得那许多了,芝罘岛上那连排的木屋只能容纳约四千人,如此巨大的缺口只能让他们自己临时赶制居所了。

九千人中有超过五千人是青壮年男子。此时港口已经解冻,天气也已经过了最严寒的那阵子,自然不能再让他们整日里闲着了。况且经过一个冬天的休养,很多来时瘦骨嶙峋仿佛随时会倒毙的流民的脸上此时也已经有了一丝红润之色,毕竟红薯粥、小米粥、咸鱼以及偶尔会分发下来的肉汤使得他们的身体状况大为改善,此时已经可以干一些体力活了。

于是,早在三月初的时候,这些人便在金吾圭、罗天生等人的组织下,开始修建烟台要塞的城墙、炮楼、码头、灯塔、炮台等设施。这些设施去年上半年就已经开始在修建了,地基早就搞好。城墙也已经修了老高一截了,此时他们的工作就是继续下去。直至所有的这些设施全部完工为止。

冒着严寒修建城墙的工作自然是极为辛苦的,况且他们还相当缺少御寒衣物以及基本的劳动工具,不过这一切都不能成为理由。如今大明的局势已经进入了最关键的时刻,李自成再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将进入北京城,然后引发一系列的事件。山东离北京近在咫尺,这个时候还是赶紧蒙头将自己赖以生存的堡垒搞好了,然后再一边收拢流民,一边静观其变。

为了更有效地指挥这些流民们干活,莫茗特地在最初投靠过来的朝鲜人及明人中提拔了一些干部来管理这些新来的流民。这些干部数量约为五十余人,以朝鲜人金吾圭和明人罗天生为首,这两人都是东岸人提拔的“科长”,在本地人的眼中已经属于正儿八经的“官”了。由他们这些本时空土生土长的人来管理这些新近投来的移民,自然要比莫茗手下那帮来自意大利和波西米亚的大兵直接管理更有效了。就算真出了什么事,东岸人只需将他们丢出来当替罪羊便可,以保持自己超然的仲裁者地位。

因此,当李毅海军中尉率领的六艘船(汇合了43年的第一批来援船队)抵达烟台港码头时,所见到的便是一名名理了东岸人式样短发的流民,在头戴大盖帽的“干部”的指挥下奋力干活的场景。虽然外面还飘着小雪,但这些鼻头和脸颊冻得通红的明人流民却在为了获取自己能够活下去的食物而辛苦地工作着。东岸人出台过规定,每人每日完成多少工作量,若是完不成便会被克扣口粮,若是超量完成便会给予奖励,现金、布匹、粮食任选,因此,这些流民们总的来说干活还算卖力。而在他们的努力下,烟台要塞也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一点点被修建起来。

此章加到书签